世界越浮躁,我们的内心越应该淡定

世界越浮躁,我们的内心越应该淡定。因为内心的宁静可抵御外界的干扰。浮躁,会使人性失去根基,使清澈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,最终导致精神的贫困。只有淡定,才能于浮躁的社会里坚守自己,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从容与优雅,让心灵回归清纯。世界的浮躁会改变我们,我们的淡定能拯救自己。

从本论生灭门的开示,大致把生灭门的因缘果报分成四类:

第一种众生,他内心当中是依止欲望,心随妄转。内心当中以欲望为根本,造的是杀盗淫妄的罪业,招感三恶道的果报,这样的情况就是依止不觉所带动的生灭果报,天台宗认为这叫做三涂种姓。

第二种就是依止业果,内心当中以业果为住。在业果的思想当中说:我们的内心当中不可能没有欲望,但是应该加以克制,所谓的克己复礼,以因果的道理来调伏心中的欲望,使令我们在生命当中,遵守着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本分来行事,来调伏自己的私欲。能够依止业果而行,他们的生灭门就是趋向于人天的安乐果报。

第三种的生灭现象是依止空性,他对整个生命的观察是以无常、无我来做他生命的根本,使令生命趋向于毕竟空的涅槃,而成就二乘的功德。

第四种生灭门是依止中道实相,能够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「犹如莲花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」,以真空妙有的中道实相,来当做他生命的归依处,这样子就直接的趋向于诸佛的万德庄严。

所以生灭门就是每一个人内心当中,他的依止处有所不同,发动了不同的业力,也就招感了各式各样差别的果报,这些都是生灭门所收摄的。从本论生灭门的开示,大致把生灭门的因缘果报分成四类:

第一种众生,他内心当中是依止欲望,心随妄转。内心当中以欲望为根本,造的是杀盗淫妄的罪业,招感三恶道的果报,这样的情况就是依止不觉所带动的生灭果报,天台宗认为这叫做三涂种姓。

第二种就是依止业果,内心当中以业果为住。在业果的思想当中说:我们的内心当中不可能没有欲望,但是应该加以克制,所谓的克己复礼,以因果的道理来调伏心中的欲望,使令我们在生命当中,遵守着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本分来行事,来调伏自己的私欲。能够依止业果而行,他们的生灭门就是趋向于人天的安乐果报。

第三种的生灭现象是依止空性,他对整个生命的观察是以无常、无我来做他生命的根本,使令生命趋向于毕竟空的涅槃,而成就二乘的功德。

第四种生灭门是依止中道实相,能够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「犹如莲花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」,以真空妙有的中道实相,来当做他生命的归依处,这样子就直接的趋向于诸佛的万德庄严。

所以生灭门就是每一个人内心当中,他的依止处有所不同,发动了不同的业力,也就招感了各式各样差别的果报,这些都是生灭门所收摄的。

所谓的心真如门,这当中有二个内涵:

第一个是如实空义,就是所谓的「真如平等,无增减故」,就是我们这一念分别心。刚开始我们观察我们这念心的时候,有善念有恶念,这样子叫做不平等。当我们把这些不平等的因缘所生法都拨开以后,我们看到内心的深处那是一个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,没有对立的一个平等相貌,这样子的相貌叫如实空义。

其次,第二个内涵是如实不空,所谓「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」。我们这一念清净平等的心性,它有可能成就诸佛的种种神通三昧,有这种可能性,因为它具足无漏的性功德,只要我们肯努力,一切诸佛的万德庄严都是可以成就的,这样子的内涵叫做如实不空。

这真如门就是我们整个十法界所共同依止的一个清净的本性,这是我们对生命的第一个了解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